工业4.0和大数据技术研讨会

中国留德学者计算机学会(GCI) 中国留德学人数学与应用数学学会(GCMA) 联合年会
暨工业4.0和大数据技术研讨会在德国巴德赫尔阿伯市隆重举行

2015年11月21至22日中国留德学者计算机学会(GCI)和中国留德学人数学与应用数学学会(GCMA)的联合年会,暨工业4.0和大数据技术研讨会在德国南部秀美的旅游休闲胜地巴德赫尔阿伯市隆重举行。此次年会由中国留德学者计算机学会和中国留德学人数学与应用数学学会联合主办,由卡尔斯鲁厄中德学者交流协会(VCD-WAK)协办,中国驻德使馆教育处(www.de-moe.edu.cn)给予了极大的赞助。

  随着整个世界电子化和交互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大数据、云存储和云计算、移动通讯、工业4.0和信息安全保护等技术蓬勃发展,不仅在计算机领域、而且在生产和科研领域都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数学和信息技术在整个世界的电子化和交互化过程中扮演了奠基性的角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边缘科学和交叉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研究课题不再局限于某一个单一领域。作为在德攻尖的中国学生和学者,如何跨出自己钻研的单一领域,开启更加广阔的科学之门,已经日益成为向前突破的目标和思潮。依据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和相互探讨的理念,中国留德学者计算机学会(GCI)和中国留德学人数学与应用数学学会(GCMA)于2015年11月21至22日在巴德赫尔阿伯联合举办了2015年学术交流年会。

  本次学术交流会议紧密围绕工业4.0和大数据技术,深入探讨了信息技术和数学在其中的作用和潜能,了解和展望了这些技术的发展趋势,了解和拓宽了这些技术的应用。会议不仅邀请了留德校友和行业专家学者,还邀请了德国政府管理机构、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人士来进行计算机、数学以及其交叉、交互、应用等领域的专题报告。广大留德、旅欧专家学者、学生、企业界人士及各界朋友共80余人积极踊跃地参加了本次活动。

  2015年11月21日周六下午14:00时,联合年会由中国留德学者计算机学会主席李立先生宣布开幕,并宣读了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教育公参董琦教授的贺信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以及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发来的贺电。接着向全体与会人员介绍了出席会议的嘉宾。他们是:中科院周盛宗博士教授,中国留德学者计算机学会主席李立先生,中国留德学人数学与应用数学学会主席陈琪博士,旅比华人专业人士协会会长宋志伟博士,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的丁文进博士,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人机交互及机器人研究所Prof. Dr. Ing. habil. Björn Hein教授,甲骨文公司自然语言技术部负责人Jan Van Sas先生。周盛宗教授作为嘉宾代表致辞。

  中国留德学人数学与应用数学学会主席陈琪博士代表学会欢迎全体参会者的到来,接着主持了第一节的学术交流会议。随着特邀嘉宾报告部分序幕的拉开,首先,来自比利时旅比华人专业人士协会会长宋志伟博士就当前的热点讨论了认知计算的问题并提出了其有企业战略意义的发展前景。继而,朱宾博士通过其“大数据分析的欧洲旅游目的地资源管理”结合最大的欧洲旅游资源中文搜索预订平台-旅欧网的开发,介绍了旅游大数据的生成及其在欧洲旅游目的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通过对中欧旅游市场的分析,讨论了智慧旅游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最后,来自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计算机系和弗劳恩霍夫协会光电子学、系统工程和图像评估所的瞿承超先生对于“轮廓匹配的三维人脸重构”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阐述。嘉宾们的报告赢得了会场上的一阵阵热烈掌声。

  报告部分第二环节的三个报告紧密围绕这次年会的主题工业4.0,相辅相成。SAP 总部高级方案架构师吕智先生作了题为“工业4.0后面的故事”的报告。吕智先生生动地给大家阐述了SAP首先提出工业4.0的历史背景和目标,即完成从批处理生产到大规模个性化生产的转变。相对于前三次工业革命,工业4.0是第一次由既得利益者提出的工业变革,它是否能够获得成功?吕智先生还从各个方面详细比较了德国提出的工业4.0和中国的2025计划,即中国版的工业4.0,认为中国的2025计划具有更高的实现可能性。第二个报告是由甲骨文公司自然语言技术部负责人Jan Van Sas 先生带来的“工业4.0的故事”。Van Sas 先生正面详细介绍了工业4.0从2010年被德国联邦教育及研究部作为未来高科技趋势的国家战略提出、2011年第一次出现工业4.0这个名词、直到2014年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向全球推出工业4.0概念的各个重要发展阶段。并通过博士公司的研究和应用事例及工业4.0在世界各地尤其是对德中美三国现状的深度分析,Van Sas 先生给大家展示了工业4.0带来的巨大机遇。最后,来自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人机交互及机器人研究所的华颍冰先生作了题为“语义技术在工业4.0中的应用”的报告。华颍冰先生从学术方面探讨了工业4.0的语义描述,它的关键和难点在于如何在不同工业设备之间制定标准化的数据模型和数据格式、如何建立一个标准的通用的主体平台来把各种不同的语义描述、不同设备的定义和不同的标准准确有效地联系在成一体。华颍冰先生使大家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如何实现工业4.0的具体步骤、技术关键和难点。三位报告者的报告使大家对工业4.0 有了完整的了解。报告者们在报告中都强调了工业4.0给中、德两国带来的机遇和它的重要性。特别是中国的2025计划作为中国版的工业4.0,其重要性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中国不希望再错失这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机遇。目前中国关于工业4.0的专利数目已居全球第一,中国政府和单位围绕2025计划的踏踏实实的发展规划也使大家看到了很大的成功希望。与会者对工业4.0展开了非常热烈的讨论,将整个会议推向了最高潮。

slide01

  大会休息期间,所有嘉宾和与会者倾心畅谈,并合影留念。

  2015年11月22日是联合年会的第二天。联合年会开辟了两个专业研讨会分会场:计算机技术及工程应用会场由中国留德学者计算机学会和卡尔斯鲁厄中德学者交流协会主办; 数学领域会场由中国留德学人数学与应用数学学会主办。

  在计算机技术及工程应用会场,中国留德学者计算机学会主席李立和副主席黄惠燕先后作了学会年度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中国留德学者计算机学会在全体会员大会中增选80后陆天祥博士和毕艳女士为理事会成员。接着苗川先生以具体事例阐述了DAQ系统在IPE/KIT超大规模数据上的开发。陈奡师的关于“全生命周期优化管理--数量优化技术在地产和新能源的应用” 的报告,从本人的工作实践角度简要介绍数量优化技术在新能源、地产、金融一体化发展中的应用,囊括了新能源、地产、金融在估值与风险管理领域一体化发展大势,从金融到地产:数量优化技术在地产领域的应用概览,从阶段优化到全程优化:全生命周期优化管理介绍,从地产到新能源:数量优化技术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等几大部分。陆天祥博士的“计算机科学的先驱”帮助我们追溯以往,令人回味无穷。来自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微过程技术研究所的丁文进博士在其“基于网状模型通过计算机技术设计多孔和颗粒材料”的报告里向大家介绍了计算机技术在化学工程领域的应用,例如通过模拟催化剂的孔结构以及在孔结构中的传质和反应辅助设计催化剂,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缩短催化剂的研发周期。同是来自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应用信息研究所的张磊先生, 就自己所在的研究领域先后介绍了基于知识库的跨语种语义标注和搜索,利用全新知识库来帮助解决网络信息的语言屏障。来自ITK工程有限公司的刘彪博士在其“汽车电子控制器软件的基于模型设计和源代码自动生成”的报告中系统地阐述了汽车电子控制器软硬件的基于模型设计,测试,源代码自动生成,系统集成和发展趋势及挑战,给我们的眼界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邱岳峰先生报告了大并行的莫特卡罗仿真。

数学领域会场的报告也是精彩非凡。首先中国留德学人数学与应用数学学会召开了2015年成员大会。学会主席陈琪博士和学会副主席兼财务张耀坤博士分别作了年度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所有参会会员都作了自我简短介绍,之后大家对学会今后的发展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和规划。接着陈琪博士和张耀坤博士联手做了关于“数字转换的前景和大数据的若干具体应用”的精彩报告。报告中首先概述数字转换的现状和相关的技术,阐述数字转换的发展规律。在未来的世界中,硬件设备和原材料的重要性将逐渐被软件、服务和“经验”所取代。人、机器和技术之间的关系将会产生新的变化。其次,结合若干最新研究实例对大数据技术未来在医疗等领域中的应用进行展望。最后,报告者介绍了目前在计算机视觉和智能处理领域最先进的深度学习技术及若干成功案例。来自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人机交互及机器人研究所的Björn Hein教授给我们介绍了基于工业4.0技术上的“SkillPro”项目的概况。Hein教授通过很多视频给大家深入浅出地介绍和展示了智能生产的理念、传感器在智能自动化方面的具体应用,以及“插入-生产”的模式。这些来自研究所和实际工业项目的最新成果让大家亲眼看到了智能化生产的优势和其广阔的应用前景,让与会者赞叹不已,也增强了大家对工业4.0的信心和憧憬。来自德国卡尔技术有限公司的刘涛博士在其“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与大数据管理”的报告中向我们系统地介绍了自动识别技术的概念和应用,其中将其公司在超市货物管理、机场设备管理等的具体应用以实例的形式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最后来自德国FIZ卡尔斯鲁厄的高级研究员黄惠燕女士深入阐述了大数据在专利搜索中的文本挖掘领域的研究,应用及前景。

年会在热情洋溢的学术气氛中圆满结束,会后,全体与会者共进午餐,继续交流,并相约来年年会再见!